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大学参与式教学内涵形态和策略(2)

来源:佳木斯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 大学参与式教学的低效形态 当前,参与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一样,成为教学改革话语中的重要关键词,但由于传统观念行为

三 大学参与式教学的低效形态

当前,参与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一样,成为教学改革话语中的重要关键词,但由于传统观念行为定势、对于参与式教学理解偏差、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大学参与式教学还存在诸多低效乃至虚假形态。

(一) 被动参与

我国传统教育的一个大诟病就是学生被动参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广大教师积极探索参与式教学改革。但有的老师曲解了参与式教学的真谛,误认为学生“动起来”就是参与,因而出现了课堂从过去的“静的被动参与”变成了当前的“动的被动参与”的状况。为了让学生参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或要求学生完成各种动作,比如组织小组讨论、轮番上台演示、统一鼓掌鼓励等,但由于课程内容或教师讲课枯燥无味,没有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仅是被动的外在的参与,没有思想、情感和价值的参与,因而是一种应付式、敷衍式乃至表演式的参与。这种参与式教学在某些时候还成为教学评价者的骗局乃至成为教师自身的教学陷阱。

(二) 程序参与

美国学者Nystrand曾根据学生参与的实质性状况将学生参与划分为程序化参与(Procedural engagemen) 和 实 质 性 参 与(Substantive engagement),前者指单纯的行为参与,后者指包括了合理的心理投入的参与,并认为只有实质的参与才和学生的高层次思维发展有关[9]。有如形式和内容一样,程序和实质是一对辩证关系的范畴,一定的程序是一定的实质产生的基础,任何实质性效果总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但如果仅重视程序而忽视实质,或程序没有合理承载实质内容,就会落入程序主义的窠臼。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程序化参与也是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程序化、形式化、浅层性的参与式教学,也是一种虚假性参与。比如有的教师没有考量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具体教学内容的需要,盲目追赶教学改革潮流,把翻转课堂简单化、程序化[10]。

(三) 少数参与

根据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和要求,理想的参与式教学应该是全员而又有差别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也才能体现教学的公平性,即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然而,有的老师在课堂中以少数参与代替全员参与,比如仅指定少数学生参加讨论或展示,期间又没有组织和引导其他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或对同伴展示的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教学成为了教师独角戏或少数人的表演。少数参与可以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只有少数人参与,二是只参与了教学全程中的少数环节。这两种参与都是不可取的。诚然,由于大学生具有的显著差异化和个性化,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要实现全员、全程参与面临很大挑战,需要教师高超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启发引导能力。如何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体、全员和个别、多数和少数之间的参与关系,是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每一位教师的努力方向。

(四) 无序参与

现实中,参与式教学还被误解为热烈的场面、活跃的气氛、不断的发言、激烈的讨论等。有的教师为了追求外部热烈的学生参与效果,刻意设计过多讨论和活动环节,或疏忽对学生活动的收放调控,或过于放任学生的参与活动,或由于教师缺乏教学设计能力、课程组织能力和学习引导能力,导致课堂无序,偏离了教学计划。无序参与必然是低效乃至破坏性参与,也是一种虚假参与。无序的参与式教学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中经常会看到。比如,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分组讨论,同学们发言热烈,互动性强,但当回答和讨论内容偏离主题时,并没有得到教师的“纠偏归正”的引导。教师既没有及时把学生讨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也没有对学生的发言及时作总结、回应或点评。甚至有的学生在“参与”中趁机做跟教学无关的活动。这样的课堂在“一锅粥”式的氛围中结束。表面上看,大多数学生是参与了,但由于是无序参与,并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五) 失度参与

从科学性和合理性来看,参与式教学的学生参与应该是适度参与,而不是失度参与,后者又包括不足参与和过度参与两种不同的具体形态。适度参与就是参与度最佳的参与,不足参与就是学生参与还未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程度的参与,过度参与就是学生参与所投入的身心量超过了应该投入的量的参与。在大学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学生失度参与现象,有的是“蜻蜓点水”式参与,有的是“疲劳窒息”式参与。严格来说,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参与都属于参与。但从成本和效果来看,适度参与是最理想的参与,参与不足不能达到学业理解和吸收的目的,参与过度是一种资源浪费,甚至影响参与的总体效果。参与不足往往是形式化、浅层式参与,而参与过度可能就违背了学习规律和人性特点。比如,练习量过大就是一种参与过度。值得说明的是,学生参与度合适与否,不是以某一固定的参与标准来衡量,而是以是否恰好完成了某一学业任务为标准。针对挑战度不同的学业任务、针对学业基础不同的学生,对参与的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同一个学业任务,学业基础好的学生可能看似“轻度”的参与就可以完成,而对于学业基础差的学生可能要“深度”参与才能完成,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都是适度的参与。

文章来源:《佳木斯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jmsdxxb.cn/qikandaodu/2021/0722/587.html



上一篇:关于应用型大学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
下一篇:大学技术转移转化政策比较研究

佳木斯大学学报投稿 | 佳木斯大学学报编辑部| 佳木斯大学学报版面费 | 佳木斯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佳木斯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佳木斯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